首页 > 精选要闻 > 宝藏问答 >

工之侨献琴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工之侨献琴阅读答案,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2 16:04:56

工之侨献琴阅读答案】《工之侨献琴》是清代文学家方苞所写的一篇寓言式散文,通过讲述一位名叫工之侨的琴师将一把古琴献给朝廷,却因琴的外表不被重视而最终被弃置的故事,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事物价值判断的肤浅与偏颇,也表达了作者对真才实学和内在价值的推崇。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详细解析与总结:

一、文章

工之侨是一位擅长制琴的工匠,他制作了一把非常精美的琴。这把琴音色优美,但外表并不显眼,只是用普通的木料制成。他将这把琴献给朝廷,希望得到赏识。然而,朝中官员只注重琴的外在装饰,认为它不够华丽,于是将琴搁置一旁,不予重视。后来,工之侨又将琴送给一位喜欢古琴的人,那人却因琴的材质普通而不予理会。最终,这把琴被当作废品丢弃。

文章通过这一故事,讽刺了当时社会只重形式、不重实质的风气,强调了真正的价值应由内而外体现,而非依赖于表面的光鲜。

二、阅读理解题答案汇总(表格形式)

题目 答案
1. 本文的作者是谁? 方苞
2. 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寓言散文
3. 工之侨献琴的目的是什么? 希望得到朝廷的赏识
4. 朝廷官员为什么没有重视这把琴? 因为琴的外表不华丽,不符合他们的审美标准
5. 最终这把琴的命运如何? 被当作废品丢弃
6. 这篇文章主要讽刺了什么现象? 社会只重形式、不重实质的风气
7. 工之侨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坚持自我、追求艺术的纯粹性
8. “工之侨献琴”这个标题有何寓意? 表达了对真正才华被忽视的无奈与批判
9. 文中“工之侨”象征着什么样的人物? 真正的艺术家或有才之人
10. 文章结尾的描写有何作用? 强化主题,突出对社会现实的讽刺

三、总结

《工之侨献琴》虽然篇幅短小,但寓意深刻。它不仅是一则关于艺术与价值的寓言,更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有力批判。通过工之侨的经历,作者提醒人们要注重内在品质,而不是仅仅被表象所迷惑。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需进一步分析文章中的语言特色、修辞手法或写作背景,也可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