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要闻 > 宝藏问答 >

礼记檀弓原文及翻译

2025-09-23 17:25:35

问题描述:

礼记檀弓原文及翻译,有没有人能看懂这题?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3 17:25:35

礼记檀弓原文及翻译】《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丰富,涵盖礼仪、道德、政治等多个方面。其中“檀弓”篇是《礼记》中较为重要的一篇,主要讲述古代丧葬礼仪及相关人物的言行,体现了儒家对“礼”的重视和对人伦关系的深刻理解。

以下是对《礼记·檀弓》原文及翻译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查阅与理解。

一、

《礼记·檀弓》主要围绕丧礼展开,讲述了孔子及其弟子在不同场合下的言行,强调了“礼”的规范性与情感表达的适度。文中通过多个故事,展示了儒家对死亡的态度、对亲人的哀悼方式以及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伦理观念。

该篇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篇多为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下篇则更多地涉及具体礼仪细节和人物事例。整体风格庄重而富有哲理,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檀弓曰:“子游问于孔子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檀弓说:“子游向孔子请教说:‘先生关于人性与天道的言论,我们无法听到。’”
孔子曰:“吾与点也。” 孔子说:“我赞同曾点的观点。”
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曾子说:“君子爱护别人是出于品德,小人爱护别人只是姑息迁就。”
子路曰:“吾闻诸夫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路说:“我听老师说过:‘君子不因一句话而举荐一个人,也不因一个人而废弃他的言论。’”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子张说:“士人在危难时献出生命,在利益面前想到道义;祭祀时想着恭敬,丧事时想着哀痛,这样就可以了。”
子夏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子夏说:“贤能的人远离乱世,次一等的是避开地方,再其次的是避开脸色,最差的是避开言语。”

三、结语

《礼记·檀弓》不仅是一部礼仪典籍,更是一部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经典。它通过对丧礼的描述,传达了儒家对生命的尊重、对情感的节制以及对社会秩序的维护。阅读此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礼仪文化,也能从中获得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如需进一步探讨《礼记》中的其他篇章,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