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月29日房地产调控 要探“乱象”之源
6月28日中午住建部网站消息,针对近期房地产市场乱象,为严厉打击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城市先行开展打击侵害群众利益违法违规行为 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于2018年7月初至12月底,在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等30个城市先行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
房地产调控再加力
白岩松:这几年,很多人已经不把房地产调控出台相关政策再当新闻了。的确,房地产调控方面出台相关的政策的密度够大。
来看一下:仅今年1-5月份,全国各地出台调控政策就达150多次;其中5月份这一个月,全国就有超过40个城市发布了多达50次的调控政策,创下单月调控次数最多的纪录。
28号中午包括住建委在内的国家七部委,又划定30个城市,将联合整治房地产市场乱象,打击重点包括投机炒房,房地产黑中介违法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虚假房地产广告等。这次房地产调控又和以往有哪些不一样?
重点是解决房地产市场的两个“信”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卫民说:和以往的这种房地产调控相比,这次专项行动有一个很重要的亮点,就是着重要解决房地产里面的两个关键问题,简单来讲就是两个“信”字。
第一个“信”,是说解决房地产市场的信息问题。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购买双方来讲,消费者肯定在信息上是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
因为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最容易被忽悠;第二个“信”,就是信用问题。无论是开发商也好,还是中介也好,他们都有一个诚信经营的问题。
这次专项治理针对的主要是四个方向的问题。刘卫民分析,这次专项行动的出台,一方面因为要治理的四大方面的问题无论是在一线城市或者二线城市。
甚至房地产通常所说的强三线城市,都是有相对数量的存在;同时也是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的一些新苗头、新动向的及时回应。
房地产市场上,一些投资甚至是投机的资金正有意进入一些热点城市,也包括前期出台的对于资管计划的一些措施会导致一部分资金从供给端向需求端挤压。
湖南长沙:炒房与反炒房的斗争
这两天,湖南长沙被舆论认为全面向“炒房”宣战。一个重要的信号是6月25号,长沙市政府在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通气会上传递出的这个信息:“当前长沙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主要矛盾不是供需矛盾,而是炒房与反炒房的重大斗争。 ”
就在同一天,长沙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不仅对原有的长沙楼市限购政策加码,而且从项目监管、土地出让、购房资格、严禁炒作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调控措施。长沙的这次调控,也被媒体称为是“全国最严楼市新政”。
从6月19日开始,连续4天,《湖南日报》在头版头条,大篇幅刊登了长沙楼市乱象的文章。其中写到:
1、“如今,房价高居不下、市场投机盛行,老百姓不高兴、不赞成、不答应。这就说明,我们在这一领域的工作有不到位的地方,离群众的要求还相距较远。”
2、“长沙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不正常的现象:房价特别是二手房价格上涨过快,炒房客来势汹汹,出现了开发商捂盘惜售、中介投机违规等市场乱象,真正的刚需者排队难、中签难、买房难……”
而在各种投机炒房的群体中,违规黑中介的投机行为十分突出。24号,长沙多部门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对限购区内3000多家中介机构进行了检查。查出被责令关门停业整顿的问题中介门店高达上千家。
除此之外,开发商的捂盘惜售,也被认为是扰乱市场正常秩序的主角。《湖南日报》6月20日的报道称:“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一些开发商有意放缓施工进度,或者不服从价格监制反复询价;
有的楼盘封顶1年多了就是不开盘;有的开发商在摇号过程中,故意募集超过房源数几倍甚至十多倍的客户前来认购,人为制造供需紧张气氛。”
在4月16日启动的为期一个月的整治行动中,长沙市住建委等7部门发现很多开发商都存在数百或上千套楼盘存在捂盘惜售的问题。25号发布的“全国最严楼市新政”,正是对这些问题的回应。
多地出台措施:限制企业炒房 购房刚需优先
就在长沙对企业购房按下暂停键的前一天,6月24日,陕西西安也发布通知,对企事业单位购房进行限制。通知要求:优先保障居民家庭的住房,并从文件发布之日起实行。
6月26日,浙江杭州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也同样对企事业单位 购房开始说不。舆论注意到,就在这个决定发出前一天,有媒体报道,杭州一个法人代表名下三个公司,不仅都参与了某楼盘的摇号,而且全部中签。
三天,三个城市 ,都开始对企事业单位购房关闭了大门,从而也杜绝了企业参与炒房的可能性。事实上,目前在各个城市,以公司名义购买、持有房产尤其是住宅,已经被舆论认为是当前房地产调控一个很大的漏洞。
为防止炒房,很多城市都采取了类似的做法,比如上海、南京、武汉、深圳等多个一二线热点城市,就都采取了“摇号购房”的方式。其中西安、成都、杭州等城市,更是提出刚需家庭优先。
房地产调控 要探“乱象”之源
白岩松:其实从2016年开始,这一轮房地产调控已经持续了两年多。这次房地产调控加力在对于市场运行进行有效引导的同时,更要积极推动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长效供给体系,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是不让大家焦虑。
刘卫民研究员说:“前期我们对于一线城市和一些二线三线城市的一些调控措施,确实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调控成果。
在这个阶段性成果以后,我们急需的是做一些长效机制或者基础性制度的建设,只有抓住现在这个阶段性成果的窗口期,稳步积极地推进相关的基础性制度建设,才能够使我们的调控后续更加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