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谁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事业或理想竭尽全力,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这句话出自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虽然在《三国志》中并未明确记载该句,但后人普遍认为这是诸葛亮所作。
以下是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谁说的”的总结与分析:
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早出现在《后出师表》中,是诸葛亮表达自己对国家忠诚和奉献精神的名言。尽管历史上关于《后出师表》是否为诸葛亮亲笔仍有争议,但这一说法在文学和历史研究中被广泛接受。
这句话表达了诸葛亮一生致力于辅佐刘禅、复兴汉室的决心和毅力,也体现了他鞠躬尽瘁、至死不渝的精神风貌。因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认为是诸葛亮所说。
二、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出处 | 《后出师表》(据传为诸葛亮所作) |
意思 | 形容竭尽全力,直到生命结束 |
作者 | 诸葛亮(一般认为) |
文学背景 |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
历史记载 | 《三国志》未明确记载,但后世多认为出自诸葛亮 |
现代引用 | 常用于赞扬敬业、奉献精神的人物 |
争议点 | 《后出师表》的真实性存在学术争论 |
三、延伸说明
尽管《后出师表》的真实性仍存疑,但其内容与诸葛亮的思想高度一致,且在后世影响深远。因此,即使有争议,大多数人仍将这句话归于诸葛亮之口。
此外,这句成语不仅在古代被用作忠臣的象征,在现代也被广泛用于表彰那些无私奉献、尽职尽责的人士,如科学家、教育工作者、医护人员等。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仅是历史中的经典名句,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着一种崇高的职业操守与人生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