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刀不老什么意思】“宝刀不老”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保持很强的能力或精力,尤其是在某项技能或工作中依然表现出色。这个成语原本指的是刀剑经过长期使用仍锋利无比,后引申为人在年长之后依然能力不减,依旧出色。
一、成语释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宝刀不老 |
| 拼音 | bǎo dāo bù lǎo |
| 出处 | 出自《三国演义》中对黄忠的描述:“老将黄忠,虽年近六旬,尚能开二石之弓,百步之外,箭无虚发。”后人以此形容年长者仍能力强 |
| 含义 | 形容人虽年事已高,但能力、技艺或精力依然不减,依旧出色 |
| 用法 | 多用于褒义,常用于称赞老年人 |
| 近义词 | 老当益壮、老骥伏枥 |
| 反义词 | 老态龙钟、力不从心 |
二、成语用法举例
1. 正面例子:
“他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身体硬朗,思维敏捷,真是宝刀不老。”
2. 侧面例子:
“这位老师傅在厂里干了一辈子,现在年纪大了,还是技术最过硬的那一个,真可谓宝刀不老。”
3. 文学引用:
在小说或影视作品中,“宝刀不老”常用来形容一些资深人物,如老将军、老工匠等,在关键时刻仍能发挥重要作用。
三、使用建议与注意事项
- 适用场景: 适用于正式或非正式场合,尤其是对长辈或有经验的人进行赞美时。
- 避免滥用: 不宜用于贬义或讽刺,否则可能引起误解。
- 搭配词语: 常与“老将”、“老匠人”、“老专家”等搭配使用。
四、总结
“宝刀不老”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对年长者能力与精神的肯定。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老有所为”的尊重和推崇。在日常交流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既能表达敬意,也能增添语言的丰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