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见竿立影】“见竿立影”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情发生后立刻见效、效果明显。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测量工具——“竿”,即竹竿,用来测量高度或距离。古人认为,如果在竿子上做标记,就能立即看到结果,因此用“见竿立影”比喻事情一做就见效。
虽然“见竿立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但其实际含义与“立竿见影”略有不同。“立竿见影”更强调迅速见效的效果,而“见竿立影”则更多指通过观察竿子上的标记来判断结果,有时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以下是关于“见竿立影”的详细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见竿立影 |
| 拼音 | jiàn gān lì yǐng |
| 出处 | 《汉书·东方朔传》:“立竿见影,不如因势利导。” |
| 含义 | 原指通过观察竿子上的标记来判断结果,现多比喻事情发生后很快见到成效。 |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某种措施或行为很快产生效果。 |
| 近义词 | 立竿见影、立见成效 |
| 反义词 | 效果迟缓、收效甚微 |
| 适用场景 | 常用于评价政策、措施、行为等的即时效果。 |
需要注意的是,“见竿立影”在现代语言中并不如“立竿见影”常用,且在某些语境下可能被误用。因此,在正式写作或口语中,建议优先使用“立竿见影”以避免歧义。
总之,“见竿立影”虽然字面意思较为直观,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其真正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