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要闻 > 宝藏问答 >

不求甚解和造句

2025-11-25 11:43:10

问题描述:

不求甚解和造句,求快速回复,真的等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5 11:43:10

不求甚解和造句】“不求甚解”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原意是指读书只求知道大概,不深入理解。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学习或理解事物时态度不够认真,只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思考。

在现代语境中,“不求甚解”常带有贬义,表示对知识或问题的掌握不够扎实。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以表示一种灵活的学习方式,即先掌握大体内容,再逐步深入。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不求甚解”,以下是一些常见用法和例句:

一、

“不求甚解”是一种学习态度,强调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入,只满足于表面认识。虽然这种态度可能带来效率上的优势,但也容易导致知识掌握不牢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否采用“不求甚解”的方式。

二、常见用法与造句

用法 例句
表示学习态度不深入 他读书总是不求甚解,结果考试时遇到难题就束手无策。
描述对事物理解浅显 老师讲课太快,很多同学都只是不求甚解,没有真正掌握知识点。
引申为做事马虎 这个项目你不能不求甚解,否则很容易出错。
用于批评他人学习态度 他总是不求甚解,根本不愿意花时间去钻研。
有时也用于自我调侃 我这个人就是不求甚解,学东西总是走马观花。

三、注意事项

- “不求甚解”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解为褒义。

- 在教学或写作中,可结合具体情境合理使用该成语。

通过以上总结和例句,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及用法。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语境灵活把握其褒贬意义,以达到准确表达的目的。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