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月17日联合拿地成为房企应对集中供地的新策略
每经记者 陈利 每经编辑 陈梦妤
6月29日,武汉首批集中供地结束,至此,22个重点城市首批集中供地均已完成。
在新的土拍政策下,每个城市每年三次集中出让土地,这给房企带来了不小的资金压力,不少开发商也调整了竞拍战略,以适应新的市场竞争格局。联合拿地则成为房企应对集中供地的新策略,以化解资金、风险等方面的压力。
华润、保利强势回归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在拿地集中度方面,TOP10房企以24%的集中度水平(即成交金额占比)明显领先,其后是TOP11~20的房企,而TOP41~50房企以8%的集中度表现超越中间段房企,位列第三。
克而瑞数据也显示,TOP50房企超过半数在22城首批集中供地中有所斩获,TOP30房企更是竞得首批供地中的约四成地块。
而从房企的新增土储来看,据中指院2021年1~6月房企新增货值榜,华润置地、保利发展、万科、融创中国、招商蛇口(001979,股吧)排名前五位。其中,华润置地与保利发展全口径新增货值遥遥领先,分别为4689亿元和2683亿元;万科则以962亿元的拿地金额位居榜首。
值得关注的是,头部房企也呈现出分化态势。
融创在首轮集中供地中拿地总量达到41宗:在重庆,融创99亿元拿下8幅地块,排名第一;在无锡,融创64亿元拿下4幅地块,排名第一;在杭州,融创127亿元拿下4幅地块,排名第二。万科和保利拿地总量也分别达到34宗和24宗,奥园、祥生、雅居乐等房企,拿地数量多在个位数水平,而恒大则从统计榜单中“消失”。
此外,中冶置业和卓越地产成为前6月土地市场的“黑马”,其全口径新增货值分别位列第8名、第11名,具体数额约为110亿元、328亿元。
特别是卓越地产,在北京首轮集中供地以两天187亿元拿下4宗地块,成为最大赢家。而在此之前,卓越在北京开发经验并不算丰富,在售项目也仅有翡翠山晓、翡翠公园。
房企联合拿地成趋势
集中供地考验着各家房企的资金实力,为减少前期资金投入以及后期的运营风险,“联合拿地”成为不少房企的土地策略之一。
《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梳理发现,在北京参与首批集中土拍的50多家房企中,有金地+华润+保利、中海+中交、旭辉+首开+建工、绿城+金茂、招商+五矿+城建等37个联合体,其中“金地+华润+保利”堪称最热联合体,本次一共报名了16宗地块的土拍,已成交的地块中就有6宗地块为联合体竞得。
同样,在重庆出让的46宗土地中,金科+美的置业、融创+大发、大唐+金科、龙湖+重庆颐天康养等联合体共拿下8宗地块;在杭州土拍中,有5幅地块为联合竞拍竞得,其中融信+滨江联合体拿下其中的4宗优质土地;在广州土拍中,越秀+南投+中铁建、招商+弘阳、上坤+徐福组成联合体,其中越秀及其联合体拿下6宗地块;在武汉土拍中,有12宗地块为联合竞得,其中富力+绿都联合体拿下其中的2宗地块。
和以往中小房企成为合作拿地主角不同的是,今年集中供地中,各种组合拿地的新面目屡见不鲜,以“规模房企+规模房企”“规模房企+中小房企”“中小房企+中小房企”等三种模式为主。
如北京土拍中的金地+华润+保利、重庆土拍中的融创+中梁+弘阳+财信,以及武汉土拍中的领地+博大等。而从联合体数量上看,主要以两家房企结合为主,也不乏3家及以上房企联合拿地。
贝壳研究院分析指出,在“三道红线”之下,房企规模相对固化,处于不同条件下的房企正在进行不同的尝试,尽管房企有着强烈的“补仓”需求,但面对风险不断增加的市场,规避风险的意识也在增强,“联合拿地”自然成为房企的重要土地策略之一。
复盘首轮22城集中供地中最爱联合拿地的10家房企,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滨江集团(002244,股吧)以67%的联合比例领跑榜单,仅在杭州,滨江拿下的5宗地中就有4宗为其与融信联合拿下;其后金科、卓越、首开均保持60%(含)以上的联合拿地比例。
另一方面,8家拿地在3宗(含)以上的房企依然选择独立拿地方式,其中旭辉与建发拿地宗数均超过10宗(含)。
“首轮集中供地中,房企取地的策略是多样化的,不同房企结合自身发展需求,选择适合的拿地策略,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贝壳研究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