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月06日房产资讯:汤玉祥干地产,逃不脱宇通模式 潜鳄浮沉录⑨
不一样的楼市观察助力科创新城潮流生活,精选每日楼市及时动态、文章等信息。为您提供最新资讯,把握行情快速出击。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一起分享一些最新的楼盘资讯。
宇通集团、绿都地产实控人 汤玉祥
作者 | 王泽红
出品 | 焦点财经
“要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用做汽车的精细度要求来造房子。”
这是很多老板喜欢的一个比喻。
杨国强用这个比喻,想说的是碧桂园的科技定位和建筑机器人,凌克想要说明的是金地集团的数字化转型,张剑则是要强调远大住工的装配式建筑全流程体系。
杨张峰也用这句颇为熟悉的话套用在了绿都地产身上。但杨张峰将其用在绿都地产,除了体现其用制造业思维“武装”地产的信息外,能解读出更多的含义。因为绿都地产正是源于汽车企业,更准确的说是宇通客车——中国最大的客车生产集团。
“全国每三辆大中型客车,就有一辆来自宇通;在全球每七辆大中型客车,就有一辆由宇通制造。”
宇通就是绿都地产的那棵大树,汤玉祥正是种树的那个人。从股权结构看,绿都地产和宇通客车的实际控制人都是汤玉祥。
可惜的是,成立将近二十年,绿都地产依然在 “乘凉”,汤玉祥并未将其培育成大树,从早期的操刀更换管理层,到引入 “龙湖三剑客”,再到如今向制造业转型,绿都地产一直处在中小房企之列。
汤玉祥在客车领域的成功,并未复制到地产领域。从绿都地产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他的管理思维也在调整和变化中
绿都管理层变迁
宇通是2002年涉足房地产业务,绿都地产也是在这一年于河南郑州成立,起初汤玉祥对地产板块并不重视,直到赵岩2006年入职后才纳入宇通。
曾有知情人士表示,汤玉祥虽然强势,但是在早期对绿都地产并无过多干涉,除了地产板块负责人需要向其汇报,绿都地产职员难得见到汤其人。汤很能放权,在赵岩执掌绿都时,宇通派往绿都地产就是一个财务总监,在管理方面并没有派专人进入绿都管理层。
在这个期间,赵岩带领绿都先后在河南7个城市布局,使得地产板块在与宇通系的业务比例增大,成为与客车、重工并列的三大核心主业之一。
宇通开始对标建业地产,汤玉祥和建业胡葆森都是河南的大佬,起初汤很有信心,认为经过一定的时间是有希望的,2010年时对绿都的要求是达到建业业绩的40%,并不断缩小这个差距;另外还设定了一个利润逐年增长计划。
但是这些目标超出了其土地储备的承载能力,绿都内部认为这个规定过于苛刻。当时的绿都知名度有限,项目大部分处在三线位置,在郑州的项目很少,整体的储备量并不足以支撑其预定的销售额。
汤玉祥对标建业的希望落空,赵岩也在2013年辞职。传闻此后的绿都经历过一个生死关口,由于业绩一直上不去,规模很小,在2014年合同销售额仅36亿元,宇通有了停止地产板块,将其卖掉的想法。
后来引进知名的咨询公司罗兰贝格进行深入研究后,给出的意见是,绿都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提升规模比较难,如果换一批人,从中国地产前50强引进“高端人才“尚可一试。
下面员工猜测,汤玉祥有所心动,于是用了两年时间给绿都做了一个“大手术”,亲自操刀对中高层大换血,然后在2015年举荐冯劲义接掌绿都,又引入周德康、赵男男,由于三人都曾在龙湖集团任职,被称为 “龙湖三剑客”。
冯劲义执掌后,绿都全面开启全国化布局,将总部进驻上海虹桥,并启动了在A股的上市工作。2016年在上海举办的那场发布会上,三人以一场“脱口秀”的方式,将绿都高调推向全国公众视野。
“宇通和绿都充分对我们授权,我们以合伙人的形式组成管委会,用管委会形式对绿都进行管理,包括事业部层面,跟责任制差不多的形式。” 冯劲义曾说道。
虽然三人为绿都开拓了新的业务,但是从销售额来看,绿都地产并没有呈现出外界想象中的增速,2016至2018年销售额分别为156.9亿元、152.6亿元、194.3亿元,行业排名第99名、100名、110名。
2018年6月,冯劲义辞职, “龙湖三剑客”解体,绿都IPO辅导备案又遭终止,上市也无果而终。
此后的绿都再次回归宇通旧人手中,汤玉祥派遣追随自己多年的杨张峰接掌。
从简历看,杨张峰是宇通元老级人物,拥有18年的制造业从业经验,曾任宇通客车财务中心主任、宇通集团集团办公室主任、董事、总裁助理兼财务总监等职务。
汤玉祥的“宇通思维”
为什么会选择跨界来管理地产板块?
“老板说希望能做好房地产,让我管一管,所以我就过来了。当时没有想那么多,跨行业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在一次采访中,杨张峰表示。
经历过人才引进后,汤玉祥对地产板块的管理思维再次发生了变化,让杨张峰将制造业的思维带入绿都,用制造业思维“武装”地产,希冀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当中蕴含的意味很多,或许绿都管理层的几次变化,在地产板块的多次尝试,让他有所感悟,绿都终究脱离不了宇通的制造业基因。
早期宇通设定的苛刻的财务指标,限制了绿都的扩张,而如今地产行业进入管理红利时代,掀起了一股向制造业精细化管理学习的潮流,让汤玉祥以及杨张峰找到了优势所在。
制造业与地产虽是两个不同的行业,但是也有相同之处。“90年代末到2015年前,制造业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直到2015年左右行业见顶,公司间的竞争逐渐刺刀见红,比拼细节。” 杨张峰认为房地产目前也进入了比拼细节的阶段。
所以,与“龙湖三剑客”纯地产思维玩法不同,此前的绿都地产寻求规模的扩张,而如今杨张峰与汤老板的策略则是“先做强再做大”,与同行的打法反着来,不再追求规模。
但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绿都地产毕竟是一家地产企业,虽然喊着风险控制,但在具体发展方面终归是无法跳脱一些行业规则和逻辑。企查查显示,从2020年底到现在,绿都地产多次向银行、金融机构和同行质押旗下公司股权,获得多笔融资。
据焦点财经不完全统计,绿都地产今年以来股权质押融资超1亿元,包括质押郑州绿杉置业有限公司、郑州绿祥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予河南绿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绿城房地产集团旗下的企业;以及质押苏州绿铭置业有限公司股权予万向信托等。
汤玉祥还在寻找制造业与地产之间的那个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