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月06日万科的随园处处体现着不同于其他养老机构的特殊气质
在随园,老人们忙得不得了。
就拿国庆小长假来说,友邻派对、社团采风、月饼制作……一连几天安排得满满当当。“我妈才回家住了两天,就嚷嚷着想回随园了,说这里好玩儿、有意思。”李先生说。
这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温度、体面和尊严,也打造出了养老社区的万科样本。
探索大体量养老院
公建民营模式
2017年,房山区在良乡建设了区社会福利中心,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整体规划7栋楼,475个房间,700余张床位。采用公建民营的方式,房山区政府将该项目的30年运营权交给了万科,也就此诞生了具有万科特色的另一个名字——随园。
公建民营,即政府投资建设、民营企业运营。养老行业的投资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盈利难,政府投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可大大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使其能够更加专注于输出技术、标准、团队等服务。这样的模式似乎早已遍地开花,可如果仔细检视便会发现,此前采用“公建民营”模式的多为中小型养老机构,而像房山区社会福利中心这样的大体量养老院,完全交给企业运营的情况非常少数。
“政府已经把底子打好了,可是要让这样一座大型养老机构正常运转起来,绝非任何企业都能做到,需要具备投资、设计、改造、运营等全链条能力。”北京万科养老合伙人张银说,而万科恰恰具备这样的实力。
年轻专业有情怀的护理团队
随园,处处体现着不同于其他养老机构的特殊气质。
前台大厅是接待长者的第一站,24小时有工作人员值守,是整个养老中心的管理枢纽。它看起来像是酒店前台,但与之相比更加精细贴心:工作人员站立的区域特意采用了下沉式设计,当他们与老人面对面交流时,可保证视线与坐着的老人平齐——这不只是为了方便交流,更是在潜移默化之中传达一种平等的理念。
在前台大厅,随园的副院长赵婷婷正在检查设备,这个眉眼弯弯的年轻姑娘和其他工作人员一样,还未开口就先绽放出灿烂的笑,让老人们如沐春风。
“随园的工作人员,包括医护、餐饮、物业、文娱等不同分工,大多数是90后、00后,其中不乏科班出身的专业人才。”赵婷婷说,大伙儿的笑容发自真心,饱含真情,这是因为有一份情怀在其中。
年轻、专业的团队,催生了随园特殊的管理模式——两层级扁平化管理。“在很多养老机构,老人要想反映一些想法,得一层层往上找:护理员、层长、楼长、副院长、院长。这一圈儿下来,不知道要等多久。”张银说,随园的信息反馈只有两个层级:护理员、楼长,无需层层汇报请示,绝大多数事项楼长都可以拍板决定,24小时之内必须给老人反馈。
打造V-Care智慧照护平台
提供165细项贴心服务
现代化的养老院,自有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对于随园来说,V-Care智慧照护平台便是一个智慧大脑,它包括8大类服务模块165个服务细项,涵盖产品硬件服务、健康管理、护理、医疗、缤纷生活、营养餐饮、特色家政等,护理员的每一个护理动作都会被系统记录在案。
“现在做智能平台的第三方很多,但万科坚持自己进行程序开发,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随时根据需求进行精准调整和迭代。”赵婷婷说。
在智能大脑上,亲属可以随时看到老人的身体健康和接受护理的数据情况,同时也可以看到老人随时更新的活动照片和视频,及时了解到老人在项目上的生活状态。对于随园管理者来说,也可实现对护理员的“热度”考核,通过设定合理的奖惩制度,评选优秀护理标兵,设置末尾淘汰制度,以及定期对护理员进行素质培训和应急培训。
短短一年,随园,真正变成了一个开放、活力、充满互动感的养老社区。把老人们的退休生活,变成了人生中的“美丽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