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月26日深圳等地部分国有银行近期收紧房地产抵押贷款条件
本报记者彭宇
房贷规模快速扩张后,房贷被指有部分资金流入楼市,引起监管部门和市场的关注。近日有消息称,随着房地产金融监管政策的加强,深圳等地部分国有银行近期收紧了房地产抵押贷款条件,商铺、房屋贷款直接停止。
对此,来自《证券日报》的记者走访发现,除深圳外,全国多家银行均声称收紧房贷业务。以北京为例,目前大部分银行仍正常开展按揭贷款业务,但也有部分银行收紧,主要体现在额度更严、商铺按揭贷款额度有限、审批条件更严。
同时,为了吸引客户,一些贷款中介公司吹嘘低息贷款,还声称可以利用按揭贷款通过“操作”购房,让那些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顺利获得银行贷款。
一些大银行收紧了住房贷款
提高合规要求
今年以来,许多监管部门发布通知,调查抵押贷款资金非法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在这种背景下,全国许多地方的银行都收紧了抵押贷款业务。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目前北京部分国有银行收紧了房贷业务。除了加强审查和降低贷款利率外,对地段不好的商店和公寓的抵押受到严格限制,除非以商业贷款的形式提出申请。
“最近银行确实收紧了房贷业务的办理,利率从年初的3.6%提高到了目前的4.05%。”一家大型国有银行的客户经理告诉记者,审计条件越来越严格。对于以住宅物业为抵押的“住房贷款”业务,最高贷款额度可达评估房价的70%,而以公寓、商铺为抵押的额度相对较低,最高为50%。
上述客户经理也表示:“如果我们申请公寓和商铺作为抵押,除非客户名下有公司,否则我们不会做这项业务。而且我行会指定担保公司对抵押物进行评估,贷款期限为一年,可根据具体情况续贷。”
事实上,大多数房产中介销售人员也建议普通房屋作为抵押贷款,而且商铺的抵押审查条件严格,银行贷款很难获批。特别是今年以来,商铺生意不景气,风险大,银行管控更严。
走访中,记者从多家银行信贷业务的客户经理处了解到,由于按揭贷款业务,监管明确规定只能用于消费或经营,不能用于其他投资。因此,一些银行不仅加强了对资金流的审查,甚至一些中小银行也暂停了个人住房抵押消费贷款业务。“监管部门严格核查了‘房子贷款’用途的真实性,尤其是消费贷款。”某股份制银行某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增值税发票在审批前应作为凭证上缴,银行以委托支付的方式调用第三方账户,后期银行会不定期监控资金流向,确保资金用于申请贷款。
某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我行已暂停个人住房抵押消费贷款业务。由于此类贷款的使用要求受到限制,银行很难监控贷款后资金的具体去向。很多客户达不到要求,往往无法发放贷款,因此此类业务被取消。”
同时,严格的审核条件也体现在银行对客户的“挑剔”程度更高,在客户选择上更有选择性,而资质一般的客户可能无法获得贷款。根据记者的说法
此外,“慢贷”也是常见情况。“顺利的话,最早需要20个工作日,慢的话,大概需要一个半月。”多位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一些房地产经纪人也表示:
“之前拿到贷款大概花了15天。不过,随着银行收紧政策,贷款时间将至少在所有程序完成后两个月。”
该行解释称,四季度抵押贷款额度紧张,导致近期放款缓慢。除了受到年末银行资金紧张的影响,近期监管层要求配合房地产调控政策,控制房贷额度,因此房贷审批更加严格。
抵押代理声称
住房贷款购房“另辟蹊径”
一位房产中介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只要房产是真实的,公司的情况、公司流量和上下游合同都可以全权办理,贷款金额的3%-5%可以作为服务费收取。上述中介也向记者介绍了这种“替代他人”的操作流程:客户通过经营性贷款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通过委托支付的方式将贷款资金转入合作第三方的公司账户(第三方可自行寻找或由中介公司提供),再转入指定的个人账户,最后通过提现的方式规避银行审查,在后期调查中不易被发现。
据了解,大多数银行设定的抵押贷款数量为70%,银行业金融机构确实是针对优质客户
提供了较低的利率,在3%—4%之间,额度最高千万元的融资规模是多数银行的放款上限。而小贷公司的推介广告则颇为高调。《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为了吸引客户,有公司吹嘘低息贷款,且表示住房抵押贷款可贷房产估值的八到九成,贷款规模上限提高至3000万元。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并非如公司当初“承诺”,甚至有小贷公司等第三方的利率最高可达10%以上。一家金融外包公司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我们公司跟银行有合作,可以帮助客户匹配到合适的银行、最低可申请3.85%的年化利率。”但在记者深入了解该贷款全部流程之后发现,其实并不存在这类情况。在记者多次询问利率时,上述工作人员更改此前说法,并称:“住宅类房抵经营贷虽然可申请3.85%的年化利率,但是要求每年必须归还本金;如果是商铺类房抵贷,贷款的利率为8.5%—10%,可贷房产估值的三成或三点五成。”
个人抵押贷款收紧
原因有二
近年来,监管部门对银行房贷的监控非常严格。随着各地房地产销售回暖,部分银行房贷规模仍有增长,监管部门再度下发控制房贷规模的要求,也预示着房地产融资“严监管”态势不变。
今年4月份,多地监管部门下发通知,排查房抵经营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情况。同时,一些大型银行接到通知称,监管部门近期要求大型商业银行降低压力,控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等房地产贷款规模,不少大型银行新增住房类贷款占比降至30%以下。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类似房抵贷业务收紧,出发点可能在于银行今年额度开始收紧。在收紧的情况下,此类贷款业务会有所收紧。客观上说,包括此前深圳的经营贷事件,说明贷款方面是有压力的,至少说明贷款层面也需要关注调控大方向,不能盲目放贷,更是要防范资金违规使用或流入房地产领域。后续类似从严政策,客观上也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交易稳定和价格稳定。
对于个人抵押贷款收紧的原因,银行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看来主要是两个方面:四季度金融监管升级,金融环境趋紧,房地产企业融资压力较大;另一方面是今年三季度前的贷款额度已经发放超额,当前剩余额度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