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月11日调控发挥一定作用后 房地产将回归实体经济之路
房地产是客观存在的,不需要放大也不需要贬低。如何辩证看待房地产行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我相信房地产不是洪水猛兽,但不代表房地产可以提倡,也不是北大教授董志勇说的。“因为房地产市场仍然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他们有很多困难,但到目前为止我个人觉得没有泡沫。”
我能理解董志勇的说法,“任何时候都不要污名化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的态度,理性看待房地产。然而,如果我们否认房地产面临的问题,我们就会害怕医疗问题。
随着房地产的逐渐金融化和投资化,它逐渐成为许多人心中的虚拟经济。但是,很多专家并不服气,认为房地产怎么可能是虚拟经济?明明是实体经济!
几个月前,经济学家任泽平说,房地产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对实体经济贡献很大,产业体量大,产业链长,带动了50多个上下游产业,对经济增长、投资和消费贡献很大。
无独有偶,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康佳也认为,房地产也属于实体经济。如果按照严格的经济学分类,房地产也是实体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怎么说呢?我觉得房地产还是发挥了它固有的物理功能,比如带动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行业的发展,但是这种动能在减弱,对实体经济的挤压更大。
因为房地产就是实体经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董藩似乎走得太远了。
董藩提出“房地产是最大的实体经济”,只有房地产行业才能拯救中国经济。他的论点仍然是房地产对周边经济的拉动作用。因为只要你买了房子,就可以推动上百个行业的发展。如果你买房子,你必须装修它。如果买房,可以促进水泥、钢铁、家具等行业的发展。所以在他眼里,没有什么可以和房地产相比,房地产是最大的实体经济。
老实说,我不能说这是完全错误的。房地产只是一个客观的东西,它不是本身,而是使用者。然而,将房地产视为实体经济显然是不够的。在过去的20年里,它是辉煌的,你依靠房地产得到了你想要的。还想继续提倡吗?
现在很明显,在过度金融化和投资化之后,房地产慢慢变空了,也就是说,房地产既要有自住属性,又要有投资属性,两者都没有错,只是后来变了。换句话说,没有绝对的虚拟经济或实体经济,也没有永久的实体经济。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昨天是实体经济,不代表今天也是实体经济。今天是虚拟经济,不代表明天不是实体经济。
有点拐弯抹角,但我想说的是,房地产应该是实体经济,也可以用于适度投资。后来被严重金融化,目前的政策取向是让房地产逐渐回归理性。如果这些想象出来的东西被挤出来,真的会回到实体经济。
日前,官方《目标建议》提出促进金融、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一句简短的话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大多数人都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已经明确界定了房地产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显然,房地产不被视为实体经济。
这也印证了一个问题。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房地产行业带来了太多的金融属性,成为了套利工具,走向了“脱离现实走入空虚”的道路,这说明金融属性太多的房地产不属于实体经济。
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必挣扎。房地产属于实体经济吗?答案已经出来了。如果金融和房地产不能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显然没有出路。如何均衡发展?不可能放开监管,不再让其高杠杆化。相反,我们应该继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立场,看它能不能促进住房消费,如果能实现,就是健康可持续发展。
说白了,争论房地产是不是实体经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辩证看待。事实上,两者之间是有权衡的。如果实体属性弱,投资属性就会强,那么虚拟性就会强。现在房地产市场回归住宅物业的越来越多,半年就能看出来,它的实物物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或许,当我们的调控发挥一定作用的时候,房地产就会回归实体经济。人们不想那么在意,也不想为了一个概念争吵。他们只是不想停止把民生产品作为投资投机的对象。如果我们对生活感到满意,你可以随意推测,但你不需要上钩。你还有精力炒房吗?